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3种不同大豆干酪后熟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rhamnosus+S.carnosus 大豆干酪具有最低的pH和最高的酸度,同时具有最高的氨基氮含量和最高的活菌数.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L,rhamnosus+S.carnosus 大豆干酪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L.rhamnosus大豆干酪降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和精氨酸为主,S.carmosus 大豆干酪和L.rhamnosus+S.carnosus 大豆干酪降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则以色氨酸为主.脂肪酸分析表明,L.rhamnosus+S.carnsus 大豆千酪C20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得到更加充分的降解.
推荐文章
不同熟期大豆对航天诱变的反应
大豆
航天搭裁
诱变
不同熟期
分离
大豆接种根瘤菌种植效果研究
大豆
根瘤菌
产量
根瘤数
总生物量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球蛋白亚基积累的研究
大豆
球蛋白
亚基
品质
剧增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菌种大豆干酪后熟过程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不同菌种 大豆干酪 后燕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与科研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5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理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99 1116 15.0 30.0
2 陈则华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8 65 5.0 8.0
3 闵建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4 69 3.0 4.0
4 陈丽燕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4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菌种
大豆干酪
后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