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分析技术,并结合感官评分法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豆乳进行香气分析和评价,探讨不同乳酸杆菌及其与嗜热链球菌按比例混合发酵对酸豆乳香气的影响.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乳酸菌种及其混合比例对发酵酸豆乳的香气有明显影响.香气检测分析发现,对比发酵前样品,发酵后酸豆乳中酮类、酸类含量显著增加,而醛类和醇类含量明显减少,3种酸豆乳中相同关键香气成分含量有差异.感官评定与香气检测分析结果一致,1:1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菌种产香浓郁,产酸力高,是豆乳发酵的优选菌种.
推荐文章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莲子
乳酸菌
发酵工艺
乳酸菌发酵对复合豆乳饮料营养成分、香气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植物乳杆菌
发酵复合豆乳饮料
风味物质,大豆异黄酮
抗氧化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香气成分
苹果汁
乳酸菌
多菌发酵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菌发酵酸豆乳香气成分分析及评价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乳酸菌 酸豆乳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香气
年,卷(期) 2010,(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302
页数 分类号 TS214.2
字数 4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凤杰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43 220 9.0 12.0
2 马永昆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49 609 14.0 23.0
4 陈凡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4 51 4.0 4.0
7 孙乐六 5 133 4.0 5.0
8 夏蓉 5 133 4.0 5.0
9 张佳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 2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菌
酸豆乳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香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