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获得新型的微胶囊粉末油脂乳化剂和壁材,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再经普鲁兰酶水解,获得辛烯基琥,白酸直链淀粉酯,并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的性质及其在微胶囊粉末油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经普鲁兰酶水解后,乳化性略有降低;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具有低粘度和良好的成膜性;作为壁材和主要乳化荆制备微胶囊粉末油脂时,包埋率较高,无渗漏、破裂现象,表面油含量低,包埋效果良好;微胶囊复原乳状液时盐酸、柠檬酸及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好,在24h内未出现分层现象.
推荐文章
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及应用
蜡质玉米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辛烯基琥珀酸酐
性质
应用
不同原料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研究及应用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乳化性
增稠剂
调味色拉酱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现状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制备工艺
性质
应用
辛烯基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及性质研究
芋艿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
正交试验
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 普鲁兰酶 性质 微胶囊 包埋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宗财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23 2002 26.0 38.0
2 郑为完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1 1033 18.0 26.0
3 张雪春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3 363 11.0 19.0
4 廖和菁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55 4.0 7.0
5 龙吉云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 21 3.0 4.0
6 孔令伟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 35 5.0 5.0
7 王振兴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4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
普鲁兰酶
性质
微胶囊
包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