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译文与原文之间呈现出一种互文关系.在翻译过程中,互文性要求译者利用互文关联,用译入语语言重现原文语言中的各种映象,使之与原语读者产生某种共鸣.通过对《松花笺》翻译的互文解读与重构发现,译者在解释诗歌文本意义时,要对诗歌的社会背景、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细致分析,对原诗语言形式的感知和对诗艺术意境的感悟,解读诗中的互文运用,通过判断和筛选,调用与之相关的知识结构,与原诗文本交互参照指涉,重构文本意义,最终再现古诗的文化底蕴和体现古诗翻译的本质与意义.
推荐文章
论互文性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作用
旅游资料
互文性
汉英翻译
广告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互文性
广告翻译
显性互文性
成构互文性
元语篇翻译的互文性视角
互文性
元语篇
翻译
方法论
论互文性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作用
旅游资料
互文性
汉英翻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互文性视阈下的古诗英译重构——基于《松花笺》翻译的个案分析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互文性 古诗英译 《松花笺》 文化意象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6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雪花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20 11 2.0 3.0
2 李游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9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互文性
古诗英译
《松花笺》
文化意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5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