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海藻酸钠和乳清蛋白分别制备包埋有两歧双歧杆菌的微胶囊,测定了不同微胶囊的粒径、包埋效率、缓冲能力和外观形态,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微胶囊对两歧双歧杆菌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清蛋白微胶囊的粒径和包埋效率均要高于海藻酸钠微胶囊,分别为202.5 μm,87.8%和118.3 μm,48.1%;虽然在高胆盐环境中两种微胶囊对两歧双歧杆菌的保护效果没有显著差别,但在低酸环境、模拟胃液和常温贮藏期中,相比于海藻酸钠微胶囊,乳清蛋白微胶囊将两歧双歧杆菌的存活量分别提高了大约5、2、0.5(lg(CFU/mL)).乳清蛋白微胶囊在pH值偏中性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缓冲能力:在外观形态上,由高浓度乳清蛋白溶液制备而来的微胶囊具有较好的呈球性和致密度,这些可能是乳清蛋白微胶囊具有较高保护效果的原因.
推荐文章
海藻酸钠二次包衣对益生菌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研究
海藻酸钠
二次包衣
蛋白质
微胶囊
两歧双歧杆菌
海藻酸钠包埋高效菌种强化处理聚酯废水的试验研究
海藻酸钠
包埋固定
聚酯废水
生物强化
1,4-二氧杂环己烷
乳清蛋白与海藻酸钠复合物凝胶特性的影响因素
乳清蛋白
海藻酸钠
凝胶特性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藻酸钠和乳清蛋白作为益生菌包埋壁材的比较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海藻酸钠 乳清蛋白 微胶囊 益生菌
年,卷(期) 2014,(15)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43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5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仁勇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40 150 7.0 10.0
2 邹强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26 113 6.0 9.0
3 梁华忠 3 20 3.0 3.0
4 龚春雪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藻酸钠
乳清蛋白
微胶囊
益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