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伊拉兔背部最长肌为原料,用3种不同的加工方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对其进行处理,观察各样品在冷藏期间肌内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在0~9 d冷藏期间,蒸煮、微波和烘烤3种加工处理后的样品肌内脂肪的干质量比例均有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6~9 d冷藏后期.相对而言,微波处理对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的破坏作用较小,且该处理后的伊拉兔肉样品在冷藏期间肌内脂肪含量较高.在整个冷藏期间,伊拉兔肌内总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6~9 d期间各样品中PUFA比例(尤其是长链PUFA)下降幅度最大.总体来讲,微波处理后的样品较之蒸煮和锡箔烘烤处理后的样品在冷藏期间具有更高的UFA.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微波处理较之蒸煮和烘烤能够保留样品冷藏期间肌内总脂肪酸的组成,而锡箔烘烤处理后的样品较不利于冷藏.此外,处理后样品中的丙二醛沉积量在0~9 d期间持续升高,且耐贮性会大大降低,其中6~9 d冷藏期间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增幅较快.
推荐文章
热加工方法对伊拉兔冷藏期间肌内磷脂变化的影响
伊拉兔
肌内磷脂
脂肪酸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肌内磷脂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南京板鸭
加工工艺
磷脂
游离脂肪酸
不同部位伊拉兔肉脂肪酸组成的对比分析
伊拉兔肉
肌内脂肪
脂肪含量
脂肪酸组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藏期间不同加工处理后伊拉兔肉中肌内总脂肪含量的变化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伊拉兔 肌内脂肪 脂肪酸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年,卷(期) 2015,(14) 所属期刊栏目 包装贮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51.1
字数 84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514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洪军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75 2422 22.0 32.0
2 贺稚非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5 1777 19.0 29.0
3 薛山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1 255 10.0 15.0
4 肖夏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2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4)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拉兔
肌内脂肪
脂肪酸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