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芬兰因PISA测评中的学生表现而受到世界瞩目,其“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施教哲学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基于整体化学习思想的“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教学,强调学习目标引领和整体意义感悟之于学习的价值,不仅是对碎片化学习及其负性效应的简单超越,更是对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整体性存在与发展的切实尊重.实践中的“问题导学”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正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之教学及其整体化学习思想的具体体现.
推荐文章
金庸小说的教育学意蕴探析
金庸小说
教育学
教育思想
行动的教育学与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教育学
行动的教育学
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示范性
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思考
健康教育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行动的教育学与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教育学
行动的教育学
教育学教师的行动
示范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教育学意蕴——基于芬兰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思考
来源期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整体化学习 学习目标 整体意义 碎片化学习 拓扑性质知觉理论 芬兰经验
年,卷(期) 2016,(13)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G42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善亮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80 358 10.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整体化学习
学习目标
整体意义
碎片化学习
拓扑性质知觉理论
芬兰经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理论与实践
旬刊
1004-633X
14-1027/G4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22-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4
总下载数(次)
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