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悬置系统分析建立在刚性基础的假设之上,忽略了动力总成与车身、轮胎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包括车身及车轮在内的13自由度动力总成-整车耦合模型,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新的耦合系统模型提出了广义解耦率概念,描述动力总成和车身、车身和车轮之间的能量解耦,同时还提出了用来评价动力悬置系统性能的怠速工况、启停工况、路面激励工况.采用新的模型及评价方法对某MPV车型的动力悬置系统进行分析,并采用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悬置刚度进行优化.实车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车内乘员耳边噪声得到有效改善.
推荐文章
整车环境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整车
悬置系统
固有特性
振动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装配状态对整车振动的影响
振动与波
动力总成
悬置系统
装配状态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与性能优化
悬置系统
模态解耦
粘弹性材料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仿真方法
动力总成
悬置模型
整车模型
隔振传递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动力总成-整车耦合模型的动力悬置系统振动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汽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耦合模型 广义解耦率 悬置系统评价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7-36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B535
字数 57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469.2017.05.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智成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试验室 32 182 8.0 12.0
2 郝耀东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试验室 3 15 2.0 3.0
3 林新有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试验室 1 4 1.0 1.0
4 李亮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试验室 5 6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耦合模型
广义解耦率
悬置系统评价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车工程学报
双月刊
2095-1469
50-1206/U
16开
中国重庆市高新区陈家坪朝田村101号
78-10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