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部编七年级教材《孙权劝学》一文中有两个“编者”:一个是名垂青史的《资治通鉴》的古代编纂者——司马光,一个是现代编者。这就有一个矛盾有趣之处:他们既有共同的身份——“编者”,又有不同的身份——司马光“编”史书,站在“作者”的立场收集、取证、编纂,基于史料大量“笔删”;而“现代编者”是专业的“读者”,呈现对文本的理解,为史书加以标题和标点。本文意从“两个编者”出发,来探究阅读文言经典课文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切入点。
推荐文章
《孙权劝学》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添加细节描写
品读人物形象
表演还原场景
对联升华主题
以"诵读三法"执教《劝学》
语文教学
诵读三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看见”两个“编者”——以《孙权劝学》为例
来源期刊 语文新读写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编者 作者立场 读者 标题 标点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编者
作者立场
读者
标题
标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新读写
旬刊
1004-6738
31-2164/G4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77号A1605室
14-216
出版文献量(篇)
535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