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文学文本的存在形态,中国古典诗学认为是"象外"之"境",西方诗学则提供了分层结构的思路.当代隐喻研究发现,在作品中隐喻指涉通过对本义的颠覆性重描而铸就某种隐喻性真实,从而将内部生命的诗性图式与诗歌质料的客观性打成了一片.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惟一真正存在方式,即是转换生成的"仿真现实".
推荐文章
《匆匆》文学文本分析
《匆匆》
文学
文本分析
西方体验美学与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
体验
体验式阅读
直觉体验
体验教学
高中英语文学文本教学策略
文学文本
小组讨论
教学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仿真之境:文学文本的隐喻生存形态
来源期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喻 仿真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外国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I319.3
字数 92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414.2002.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沛 北京大学英语系 46 315 6.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5)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喻
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5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