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勾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解读文本时,当我们按照语文习惯思维而百思不得其解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借用另一学科的思维方式或表现方法,就有可能豁然开朗.如在教学<灯下漫笔>时,为了让学生对结论有更深的理解,我请同学们用图示法来表示作者得出的结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有同学画了条直线,立刻被否定了.又有同学画了一个圆,有同学点头了,又有同学否定了:"圆是从起点回到终点,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怎么能说明两个时代的循环交替呢?
推荐文章
深入解读文本的三个切入点
文本
关键点
困惑点
审美点
深入挖掘小学英语新教材文本与图片内容
挖掘
小学英语
文本与图片
文本解读:在“追问”中深入
追问
文本解读
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调控
解读文本
《语文》
北师大版
学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入文本--解读教材的几条途径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挑战教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晓萍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