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击穿电压和击穿电量这两个参数评价标准0.18μm CMOS工艺栅氧的可靠性,获得击穿电压和击穿电量的两个常用方法是电压扫描法和电流扫描法.对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击穿电压和击穿电量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测试方法对击穿电压的影响非常小.但是测试方法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击穿电量.用电流扫描法获得的击穿电量要比用电压扫描法的要大,这一差别可以从两种方法不同的电流-电压曲线中得到解释.同时,通过考察Weibull分布的斜率还发现,击穿电压值的分布斜率要比击穿电量大的多,而且曲线拟合得更好.这说明用击穿电压获得的分析结果更可靠.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对0.18μm CMOS工艺可靠性评价而言,击穿电压是比较合适的评价指标.
推荐文章
双栅氧CMOS工艺研究
双栅氧工艺
高压CMOS流程
一种0.18μm CMOS 1.0 V高精度电压基准源
电压基准源
带隙基准源
温度系数
电源抑制比
采用0.18μm CMOS工艺的多端口SRAM设计
多端口
单位线
SRAM
电流模式
微机电系统微米间隙的预击穿和击穿特性研究
微机电系统
击穿特性
微米间隙
巴申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不同方法评价0.18μm CMOS 工艺栅氧击穿电压和击穿电量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栅氧可靠性 击穿电压 击穿电量 电压扫描 电流扫描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86
字数 10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6.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星拱 7 1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栅氧可靠性
击穿电压
击穿电量
电压扫描
电流扫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