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主要活性成份为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大豆异黄酮是引起大豆苦涩味的主要因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利用HPLC对黑龙江省46个主栽大豆品种(系)和6个特用豆品种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筛选出3个高异黄酮含量的主栽品种和2个特用豆品系.并初步分析了遗传差异是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同时栽培环境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也有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含量 品种 因素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大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5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0174.2007.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常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 25 327 10.0 17.0
2 李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 11 73 5.0 8.0
3 李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 163 460 10.0 16.0
4 兰静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 26 301 9.0 17.0
5 赵迺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 1 1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异黄酮
含量
品种
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粮油学报
月刊
1003-0174
11-2864/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