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分离纯化大豆英壳异黄酮的最佳树脂型号及最佳工艺.通过静态吸附、动态吸附与解吸相结合的方法,以大豆荚壳异黄酮吸附量、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判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优吸附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6 mg/mL,上样pH 4.1,上样流速为1.5 mL/min.最优洗脱条件为:6 BV,80%的乙醇溶液,洗脱流速为0.5 mL/min,精制后异黄酮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2.56%提高到60.7%.采用此工艺精制大豆荚壳异黄酮,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大豆异黄酮的特性研究
大豆异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穿透曲线
应用大孔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大豆异黄酮
超滤
大孔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豆粕
大豆异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树脂吸附大豆异黄酮特性的研究
大豆异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大豆荚壳异黄酮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大豆荚壳 异黄酮 分离纯化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分类号 R284.2
字数 4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粉菊 苏州科技学院化生学院 35 294 11.0 16.0
2 陈鹏 57 588 14.0 20.0
3 钱玮 苏州科技学院化生学院 31 80 5.0 6.0
4 王桃云 59 524 13.0 20.0
8 扶教龙 苏州科技学院化生学院 35 99 6.0 9.0
9 邱业先 苏州科技学院化生学院 67 347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孔吸附树脂
大豆荚壳
异黄酮
分离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粮油学报
月刊
1003-0174
11-2864/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