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获得豆豉多菌种发酵的候选菌株,以著名的自然发酵豆豉--黄姚豆豉和天马山豆豉为材料,首先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其中的优势细菌菌株,接着采用透明圈法考察这些菌株对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的分解能力,然后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考察具有分解能力的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黄姚豆豉和天马山豆豉各存在3种不同菌落形态的优势细菌菌株,分别命名为HX-1、HX-2、HX-3和TX-1、TX-2、TX-3;分解蛋白质能力最强的是菌株HX-1,分解淀粉和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菌株TX-1;菌株HX-1和TX-1不仅对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都具有分解能力,而且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均为枯草芽孢杆菌.
推荐文章
曲霉型豆豉优势菌株筛选与鉴定
曲霉型豆豉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树
黄海葵相关细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初步分类鉴定
黄海葵
细菌
抗菌活性筛选
系统发育分析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豆豉优势细菌菌株的酶活、抑菌作用和初步鉴定
来源期刊 中国酿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豆豉 优势菌株 酶活 抑菌 鉴定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34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5071.2010.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立荣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52 507 13.0 19.0
2 李铎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64 412 10.0 16.0
3 李华 扬州大学烹饪营养与科学系 43 587 12.0 24.0
7 冯凤琴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69 689 15.0 22.0
8 朱玉姚 扬州大学烹饪营养与科学系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豆豉
优势菌株
酶活
抑菌
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酿造
月刊
0254-5071
11-1818/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12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36
总下载数(次)
44
总被引数(次)
58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