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生产菌株Schizochytrium sp.SR21为出发菌株,分别经过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及硫酸二乙酯-紫外线(DES-UV)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平板上较大的单菌落进行试管发酵和脂肪酸分析,最终获得3株DHA产量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菌株.其中,突变菌株D-U-1的脂肪酸中DHA所占百分比为43.65%,比出发菌株增加了45.30%.D-U-2,D-U-3与D-U-1相比,虽然DHA产量略低,但是发酵周期缩短,生产强度相对较高.其中,生产强度最大的菌株D-U-3,为125.50 mg/L/h,比原始菌株增加了61.90%.结果说明DES,UV和DES-UV诱变方法能够提高DHA产量和生产强度.
推荐文章
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对金霉素链霉菌的诱变育种
金霉素链霉菌
硫酸二乙酯
紫外线诱变培养基
金霉素
诱变育种在产油微生物生产DHA中的研究进展
DHA
产油微生物
诱变育种
复合育种
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及其与银离子络合物的紫外光谱
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
银离子
络合物
紫外光谱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
液相色谱
模拟移动床色谱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
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十二碳六烯酸生产菌的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复合诱变育种
来源期刊 工业微生物 学科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诱变 筛选 Schizochytrium sp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678.2013.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剑荣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9 253 9.0 12.0
2 詹晓北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3 560 12.0 18.0
3 郑志永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8 358 11.0 15.0
4 蒋芸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53 4.0 7.0
5 许石雄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十二碳六烯酸
诱变
筛选
Schizochytrium s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微生物
双月刊
1001-6678
31-1438/Q
16开
上海桂平路353号
4-596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1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