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一种低变性的提取方法——盐法提取豌豆分离蛋白并使用流变仪测定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盐法豌豆分离蛋白最低凝胶形成质量浓度是5.5 g/100 mL,豌豆分离蛋白凝胶点与蛋白质量浓度无相关性.豌豆分离蛋白凝胶点随加热速率增加呈上升趋势.较高的加热和冷却速率能够增加反应终点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值,因而降低凝胶强度.盐法豌豆分离蛋白凝胶韧性随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蛋白质量浓度与G'、G"值之间存在乘幂规律.tanδ值随蛋白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当蛋白质量浓度高于5 g/l00 mL时,弱凝胶开始形成;当蛋白质量浓度高于7 g/l00 mL时,tanδ值几乎保持恒定,表明凝胶弹性在此范围内基本恒定.比较盐法和商业豌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后发现:盐法豌豆分离蛋白具有更好的凝胶性.
推荐文章
牡丹籽分离蛋白提取工艺及乳化特性
牡丹籽
分离蛋白
盐溶法
乳化特性
pH
不同油相比例对黑豆分离蛋白乳液凝胶特性的影响
黑豆分离蛋白
乳液凝胶
油相比例
流变特性
榛子分离蛋白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榛子分离蛋白
提取
功能特性
等电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盐法提取豌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豌豆分离蛋白 盐法提取 凝胶 凝胶点 最低凝胶质量浓度 加热冷却速率 盐浓度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52.53
字数 51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5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宏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6 4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豌豆分离蛋白
盐法提取
凝胶
凝胶点
最低凝胶质量浓度
加热冷却速率
盐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