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花生过敏能引起荨麻疹、呕吐甚至休克等症状,通常是终生性过敏.本研究运用加热处理、半胱氨酸还原对Ara h 2进行单独和复合处理,采用圆二色谱、紫外扫描光谱、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蛋白加工前后的结构与抗原性变化.结果显示,单一的加热和半胱氨酸还原处理过的蛋白结构与抗原性只发生部分变化.而复合处理中,在加热条件下,半胱氨酸还原蛋白的能力明显增强,还原后的蛋白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发生大幅变化,抗原性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二硫键对于蛋白Ara h 2结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二硫键被还原和加热过程破坏后,蛋白的抗原性和结构即发生重大变化.还原协同加热处理有望大幅改善2S球蛋白的结构和致敏性,可以作为蛋白脱敏加工的备选方法.
推荐文章
60Co-γ辐照对花生过敏原Ara h2蛋白构象及致敏活性的影响
60Co-γ辐照
花生过敏
Ara h 2
构象
抗原性
花生过敏原Ara h6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花生过敏
Ara h6
分离纯化
重组花生过敏原Ara h2的生物合成
食物过敏
花生过敏原Ara h2
生物合成
超高压协同温度处理对过敏原Bos d6抗原性及二级结构的影响
超高压
温度
过敏原Bos d 6
抗原性
二级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还原协同加热处理对花生过敏原Ara h 2结构及抗原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花生 热加工 Ara h 2 二硫键 结构 抗原性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55.1
字数 4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7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兵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17 1108 18.0 26.0
5 李坤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12 2.0 3.0
9 曾辛 6 29 3.0 5.0
10 朱瑾 江西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3 7 2.0 2.0
11 连君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花生
热加工
Ara h 2
二硫键
结构
抗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