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案例背景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著名文赋,表达了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面对这样一篇包含人生哲理充满思辨意味的古文,如何让中职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内有所悟有所得呢?二、案例呈现(一)由俗到雅,开场从抓心起步教师谈话:现在,有个流行的词汇叫“传奇”。在座的男生,可能要说了,这不是那款游戏的名字么?不,不,不,在这个时代,这个词汇更多给了那些在各个领域创造奇迹的人。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人,绝对也是一个传奇。他,因为政治磨难而造就了文学创作的大丰收。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旷世奇才——苏轼。
推荐文章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乐观豁达
以读促赏
苏轼《前赤壁赋》的写作动机与艺术鉴赏
<前赤壁赋>
壮志难酬
交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贴近”为原则的“预设”和“生成”——《赤壁赋》教学案例评析
来源期刊 语文新读写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赤壁赋》 人生哲理 案例背景 文赋 文学创作 壮志难酬 中职学生
年,卷(期) 2020,(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2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
《赤壁赋》
人生哲理
案例背景
文赋
文学创作
壮志难酬
中职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新读写
旬刊
1004-6738
31-2164/G4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77号A1605室
14-216
出版文献量(篇)
535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