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大型铝合金构件的机器人铣削加工效率而不降低加工质量,开展机器人铣削对比实验研究,探索行星复合铣削方法在机器人切削加工领域应用的可能.提出一种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工具系统,介绍其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并通过建立刀尖运动轨迹模型比较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与机器人端铣刀尖运动轨迹特征.开展Al-2024单因素机器人铣削试验,对比研究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与沿X或Y方向进给的机器人端铣在加工效率、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机器人端铣,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的加工效率至少提升21.34%,表面粗糙度至少降低33.33%,同时其最大切削力分量和轴向切削力均优于机器人端铣.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相当于多个间隔固定相位角的摆线铣削的有序组合;在相同机器人系统配置与加工参数组合的条件下,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的加工性能优于机器人端铣.研究结果为实现大型铝合金构件高效机器人铣削提供了新方案.
推荐文章
机器人铣削系统的组成及铣削系统研究
机器人
铣削系统
铣削用量
电主轴
输电铁塔攀爬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与实验验证
攀爬机器人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实验验证
机器人行为选择机制综述
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
行为选择机制
综述
多机器人主—从行星式编队控制
多机器人
主—从行星式
编队控制
虚拟机器人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技术验证实验
来源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行星复合铣削 材料去除率 铣削力 表面粗糙度 大型铝合金构件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543|TG6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18/2020011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西彬 181 1719 21.0 33.0
2 刘志兵 56 489 12.0 20.0
3 解丽静 41 445 11.0 20.0
4 焦黎 37 161 7.0 9.0
5 颜培 8 27 3.0 5.0
6 李晨旭 1 0 0.0 0.0
7 冯吕晨 1 0 0.0 0.0
8 程明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器人铣削
行星复合铣削
材料去除率
铣削力
表面粗糙度
大型铝合金构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月刊
0367-6234
23-1235/T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14-67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5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85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