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9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60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ZHONGXUE KECHENG FUDAO
曾用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版)

ISSN:
CN: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地址:
出版文献量(篇)
39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6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传宝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69
    摘要: 如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是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兴趣,激发写作内驱力;读写结合,让课文成为范文;课外拓展,鼓励阅读课外书;训练自改,提高评讲有效性四方...
  • 作者: 陈春燕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0,28
    摘要: 针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困惑,笔者从科学、人文、德育、美育、逻辑思维等角度,细致挖掘了小学语文说明文的教学价值,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小学说明文教学建议.
  • 作者: 周永贵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1
    摘要: 本文以《世博与我同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分析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教学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 作者: 郑永华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2
    摘要: 体育课上巧用“顺口溜(口诀)”,再以生动形象的“参照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采用这一手段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作者: 黄桂香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3
    摘要: 本文从丰富教学形式、关注学生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政治课堂优化的有效策略.
  • 作者: 宣建英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4
    摘要: 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前提推进课堂教学,“以规则治学”,优化环节施以简单高效的过程,是实施“生本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也是高效课堂组织者的本份.
  • 作者: 祁兵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5
    摘要: 本文通过《血液循环》的第一课时“血管”新授教学过程,探讨了运用教育机智,使“山穷水尽”化为“柳暗花明”的有效教学方法.
  • 作者: 高谏赟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6
    摘要: 一堂有效课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最重要的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过程.笔者以听到的一节好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例,从导入、探究、提问三方面出发,谈谈对优化思品教学环节,...
  • 作者: 陈昌林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7
    摘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它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改进教学、促进教...
  • 作者: 任学明 钱建国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78-81
    摘要: 本文对南通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运作情况进行个案研究,总结探索南通地区体育、艺术“2+1项目”成功的经验,形成南通地区体育、艺术“2+1项目”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并在此...
  • 作者: 赵金娥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2
    摘要: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到数学领域中去探索,必须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 作者: 施春美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3
    摘要: 如何把握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点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很多教师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那究竟如何把握?除了预设时要有弹性,面对生成时要灵活引领,要把握一些生成规律外,...
  • 作者: 潘红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挖掘写话素材的三种方法:学会模仿、学会补白、学会置换,借此提高学生理解文本、创新性写作的能力.
  • 作者: 夏辉芸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5
    摘要: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针对学生学情设计专项练习,而且练习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情趣性,真正做到少而精.
  • 作者: 高智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6
    摘要: 学案导学,要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这样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本文从学案设计,创意使用教科书;学案探...
  • 作者: 顾丽娟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7
    摘要: 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有利于完成课堂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英语学习要重视和加强有针对性、有效率性的预习,提高学生的...
  • 作者: 汪全福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8
    摘要: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物学教育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物教师,理应担负起这一重任.本文着重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进行实践与思考.
  • 作者: 黄建锋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89
    摘要: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课型,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本人对“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 作者: 吴文明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0
    摘要: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物理情景,不仅要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规范有素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观察和思考的结合,动手和动脑的结合,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阶段上的飞跃....
  • 作者: 杜丹云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1
    摘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滋养.本文从分析文章结构思路,促作文整体构思;传授文章写作方法,促写作技巧的运用两方面入手,探讨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
  • 作者: 张学涛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2
    摘要: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总结性的概念和结论比较枯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我们时常读书、看报、听新闻广播.那么,可否把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时事新闻加以挑选和整理,并运用到高三复习阶段中来呢?本文针...
  • 作者: 陈庆凯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3
    摘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更易被识记的实验和图片信息使学生将烦冗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化成一种学习兴趣,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
  • 作者: 王长伟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4
    摘要: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都离不开矛盾,而矛盾即对立,对立却是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牛顿第三定律虽叙述物理领域中物体间受力的对立,但牛顿却认为它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 作者: 李小玲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5
    摘要: 运用视听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强化记忆,大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地理视听教学已经成为今天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
  • 作者: 周骥峰
    发表期刊: 2013年10期
    页码:  96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将影音视频引进课堂的作用,对影音作品在教学第一线的准确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进影音视频辅助课堂教学的注意点,以求获得初中...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3年11期
    页码:  2
    摘要:
  • 作者: 姚国平
    发表期刊: 2013年11期
    页码:  3-6
    摘要: 当下教学教研范式中存在着很多非理性的习惯方式,诸如“学生陈述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习惯性插话”、“学生解读问题的成果呈现方式未能与时俱进”、“评价学生解读问题成果的方式错位”、“集体备课的形式...
  • 作者: 陈秀强
    发表期刊: 2013年11期
    页码:  7-8
    摘要: 学校要发展,必须要寻求途径来改革与创新.本文介绍了学校改革与创新的理念支撑、采用的具体措施以及发展趋势.
  • 作者: 刘晖
    发表期刊: 2013年11期
    页码:  9-10
    摘要: 微课题运行研究可以引领教师进入一种自发的研究状态,让教师经历教学问题的发现、反思和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思想,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逐渐走向成熟,自我完善.
  • 作者: 倪雪萍
    发表期刊: 2013年11期
    页码:  11
    摘要: 实现教育的目的,需要教师发挥师爱“正能量”,其中,了解是爱的前提;尊重是爱的保证;沟通是爱的桥梁;倾听是爱的表现;恰当的表扬是爱的润滑剂;欣赏差异是爱的关键.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基本信息

刊名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主编
曾用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版)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评价信息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