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为目的,对新分离筛选的甘M-2和甘M-6霉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和酶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被60%饱和硫酸铵沉淀较好,经DEAE-Celluose DE52离子交换层析柱梯度洗脱,得到纯酶,提纯倍数分别为10.67和6.15倍,收率分别为33.0%和24.2%,其中甘M-2菌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只能将甘草苷水解成甘草次酸(GA);甘M-6菌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甘草苷主要变成甜度很高的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苷(GAMG);两种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都得到电泳单点,其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 000和42 000;酶反应最适pH分别为5.0和6.0,最适温度均为40℃,均在pH4.0~8.0和20~70℃范围内相对稳定.
推荐文章
β-葡萄糖醛酸苷酶键选择性高效筛选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生物催化
分子生物学
优化设计
键选择性
产紫青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甘草酸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克隆
产紫青霉
大肠杆菌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测定
大肠杆菌
β-葡萄糖醛酸酶
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
甲壳素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研究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甲壳素
固定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的研究(Ⅱ)--能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酶的提纯与酶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甘草苷(甜素) 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苷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提纯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
页数 分类号 TS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0X.1999.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凤燮 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系 69 1444 21.0 35.0
2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95 2299 24.0 36.0
3 鱼红闪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 40 2.0 2.0
4 吴少杰 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系 1 2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草苷(甜素)
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苷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提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