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影响CMOS SRAM单粒子翻转效应的时间因素,指出不能仅根据临界电荷来判断发生单粒子翻转效应与否,必须考虑器件的恢复时间、反馈时间和电荷收集过程.给出了恢复时间和反馈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器件抗单粒子翻转的加固措施.对电荷收集过程中截止管漏极电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临界电荷新定义,并给出了判断带电粒子入射能否导致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效应的方法.
推荐文章
特征工艺尺寸对CMOS SRAM 抗单粒子翻转性能的影响
特征尺寸
临界电荷
LET阈值
单粒子翻转
CMOS SRAM
SRAM单元中子单粒子翻转效应的Geant4模拟
中子
单粒子翻转
Gcant4
特征尺寸
临界电荷
脉冲激光模拟SRAM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试验方法研究
SRAM
脉冲激光
单粒子翻转效应
激光聚焦深度
激光脉冲注量
离子径迹结构对SRAM单粒子翻转截面的影响
单粒子翻转
离子径迹
电荷收集
扩散
电荷共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MOS SRAM单粒子翻转效应的解析分析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关键词 CMOSSRAM 单粒子翻转 临界电荷 恢复时间 反馈时间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0.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晋生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28 194 7.0 13.0
2 贺朝会 1 68 1.0 1.0
3 李国政 8 127 6.0 8.0
4 刘恩科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4 7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MOSSRAM
单粒子翻转
临界电荷
恢复时间
反馈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