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Nd离子注入到(111)单晶硅中形成钕掺杂层,室温下,紫外光(220nm)激发得到了钕掺杂层的蓝紫光的光致发光谱,且发光强度随离子注入的剂量增大而增强.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掺杂层存在Si-O,Nd O,Si-Si和O O键.发光主要是由于Nd3+的4f内层电子的辐射跃迁所致,同时,离子注入带来的缺陷和损伤也能发光.
推荐文章
氮团簇离子注入单晶硅的光致发光谱研究
光致发光
团簇离子注入
硅单晶
纳米晶结构
某单晶硅辐照系统辐射防护评价
单晶硅辐照
活化活度
屏蔽
周围剂量当量
单晶硅微薄膜V形缺口疲劳特性研究
微机电系统
单晶硅
薄膜
疲劳
断口分析
片外测试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钕离子注入单晶硅光致发光的起源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离子注入 稀土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7-13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1+2
字数 1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1.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通和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9 1052 11.0 32.0
2 程国安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7 202 5.0 14.0
3 徐飞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43 3.0 6.0
4 易仲珍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7 2.0 2.0
5 肖志松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致发光
离子注入
稀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