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间歇法提取红茶的效率低、浓度低、利用率差的问题,采用L型螺旋式连续浸取器对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在浸汁浓度、浸取率和浸取效率(浸取能力值F.E.A)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与两浸法浸取工艺相对比,得到了最优的浸取条件.浸取温度为85~95℃,浸取时间为33 min,水茶比为8.2时,浸汁浓度为0.046 kg/L,浸取率为78.4%,F.E.A为0.99 g/L@min.
推荐文章
连续逆流螺旋超声波浸取设备的研究
连续逆流浸取
超声波浸取
螺旋
浸取设备
植物有效成分的连续逆流浸取技术研究现状
连续逆流浸取
设备
植物成分
联用
超声辅助浸取RDX/Al/AP/HTPB炸药中RDX工艺研究
黑索今
超声
正交试验
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茶 连续逆流浸取 工艺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72.5+2
字数 2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513.2003.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雁平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02 971 17.0 27.0
2 刘玉德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94 624 14.0 21.0
3 夏阁堂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 17 1.0 1.0
4 孙威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 17 1.0 1.0
5 宋振鑫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 17 1.0 1.0
6 胡芳芳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 17 1.0 1.0
7 田登岭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1 1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13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茶
连续逆流浸取
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双月刊
2095-6002
10-1151/T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33号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编辑部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4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