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深层发酵技术制备真菌产物,既要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的菌株,也要有合适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经对金耳9800菌株的培养特征研究发现该菌由2种菌丝专一性搭配生长,其中一种无性生殖为酵母状出芽生殖的是金耳菌丝,另一种是它的伴生菌,金耳菌丝依赖伴生菌生存.对该菌株的培养发酵条件研究表明: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大豆.最适培养温度为20~25℃,初始pH为6.2,发酵罐最佳通气量0.7m3/min,最佳搅拌转速为100 r/min.选定发酵产物次生代谢物比例较大的多糖为质控指标,正交筛选出种子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培养基配方.30 L发酵罐试验,结果稳定.发酵液经后处理制成富含多糖的营养饮料.
推荐文章
金耳饮料发酵后味去除的研究
金耳
发酵液
后味
低糖型金耳饮料口感调配研究初探
金耳发酵液
木糖醇
低聚异麦芽糖
柠檬酸
莲雾发酵型乳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莲雾
乳酸发酵饮料
感官评价
pH
加工工艺
利用小曲发酵生产米乳饮料的工艺研究
大米
牛乳
米乳饮料
小曲
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耳液发酵饮料的发酵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金耳 液态发酵 工艺优化 多糖 饮料
年,卷(期) 2003,(9) 所属期刊栏目 实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7
字数 22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0X.2003.09.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槟楠 33 175 7.0 11.0
2 谢红 18 173 8.0 12.0
3 韩建欣 28 140 6.0 11.0
4 刘春卉 9 70 4.0 8.0
5 刘艳萍 6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耳
液态发酵
工艺优化
多糖
饮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