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00 g玉米中加入200mL pH 7.8 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40℃下浸泡36 h后将玉米淋干,将胚芽与胚乳分离、破碎.从胚芽中提取SOD,SOD酶活最高达到371.55 U/g玉米,是未浸泡玉米胚芽的15.8倍;破碎的胚乳∶75%(V)酒精=1∶6混合后,60℃下浸提2h,获得醇溶蛋白.一次浸提醇溶蛋白的提取率为78.94%,比对照提高了20.91%,二次浸提提取率达为93.3%.最后,将提取SOD和醇溶蛋白的玉米残渣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与采用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的玉米粉进行对比,其淀粉出酒率分别为53.50%、53.56%和53.51%.
推荐文章
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玉米
醇溶蛋白
提取工艺
玉米α醇溶蛋白特异性状的发掘
玉米
α醇溶蛋白
遗传资源
玉米醇溶蛋白膜的应用研究
玉米醇溶蛋白膜
水溶性
破裂时间
风味料
应用
D-氨基半乳糖修饰对玉米醇溶蛋白结构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玉米醇溶蛋白
D-氨基半乳糖
糖基化
结构性质
抗氧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浸泡对玉米SOD和醇溶蛋白提取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玉米 浸泡 提取 SOD 醇溶蛋白 酒精发酵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分离与提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36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0X.2006.07.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华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64 361 10.0 16.0
2 张英华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3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浸泡
提取
SOD
醇溶蛋白
酒精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