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混合汁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在考察氢氧化钙、亚硫酸、磷酸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甘蔗混合汁 Zeta 电位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亚硫酸法工艺中预灰、硫熏中和、絮凝等步骤中混合汁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蔗混合汁Zeta电位的绝对值均随着氢氧化钙、亚硫酸、磷酸以及絮凝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达到最小值后又开始出现增大的趋势;在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中,混合汁 Zeta 电位的绝对值不断减小,其中,预灰过程中变化较小,硫熏中和过程中降低幅度较大,絮凝过程中缓慢减小到最小值;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对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程度更大,絮凝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从Zeta电位的角度较好地揭示了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的本质。
推荐文章
基于Zeta电位法分析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特性
新生亚硫酸钙
蔗汁
胶体
吸附量
Zeta电位
糖汁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中的Zeta电位
Zeta电位
糖汁
亚硫酸法
絮凝剂
絮凝机理
基于Zeta电位法分析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特性
新生亚硫酸钙
蔗汁
胶体
吸附量
Zeta电位
应用果胶酶澄清甘蔗汁的研究
果胶酶
蔗汁
澄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蔗混合汁亚硫酸法澄清过程中Zeta电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甘蔗糖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Zeta电位 甘蔗混合汁 亚硫酸法 絮凝剂 絮凝机理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41
字数 3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兰兰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5 4 1.0 1.0
2 李利军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63 77 4.0 6.0
3 崔越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10 6 1.0 1.0
4 黄彩幸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5 1 1.0 1.0
5 张瑞瑞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5 5 1.0 1.0
6 崔福海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6 5 1.0 1.0
7 刘柳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15 30 3.0 4.0
8 李彦青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Zeta电位
甘蔗混合汁
亚硫酸法
絮凝剂
絮凝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蔗糖业
双月刊
1005-9695
44-1210/TS
大16开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4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