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多种食品(葡萄酒、乳饮料、调制乳、海虾,熟鸡蛋,成鸭蛋,肉制品,辣椒酱,辣椒粉)中的9种非食用色素酸性红1、酸性橙7、酸性黄36、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碱性橙31、罗丹明B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对提取方式、不同食品的分类预处理方法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选择离子检测进行阳性验证,外标法定量分析了上述食品样品中的色素含量.该方法对于酸性红的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0.10 mg/kg、0.10 ~0.50 mg/L和86.5% ~ 95.3%;对于其他8种非食用色素的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0.010 mg/kg、0.010~0.10 mg/L和86.5% ~95.7%.
推荐文章
食品中违禁添加的非食用色素检测技术进展
食品
非食用色素
添加色素
检测技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激素类物质
激素类物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辣椒红色素中9种非食用色素
辣椒红色素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非食用色素
快速检测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 5 种香料
苯并(a)芘
全自动固相萃取
食用植物油
分子印迹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多种食品中的9种非食用色素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关键词 非食用色素 分类预处理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601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勋 8 30 4.0 5.0
2 高莹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1 52 5.0 6.0
3 付瑶 3 18 2.0 3.0
4 高杰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17 2.0 3.0
5 邢燕燕 4 14 2.0 3.0
6 赵韫慧 6 29 3.0 5.0
7 董群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8 22 3.0 4.0
8 孙岩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食用色素
分类预处理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