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不同处理条件下豆渣浆液的粒径分布、稳定性、黏度、凝胶性及色泽等各物性指标的分析,明确高温蒸煮结合湿法超微粉碎对豆渣浆液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高温蒸煮15 min结合超微粉碎处理6 min的豆渣浆液,具有最小的平均粒径值Dav为59.61μm且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增强,放置2周仍未出现分层;黏度值增大至1759.8 mPa·s,是对照组黏度值的2倍;凝胶强度增大,形成了致密的凝胶网络。但由于高温蒸煮时产生了美拉德反应,导致豆渣浆液亮度降低。
推荐文章
湿法超微粉碎对木薯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木薯淀粉
湿法研磨
物化性质
超微粉碎对花生蛋白提取及性质的影响
高温花生粕
超微粉碎
粒径
理化特性
功能性质
超微粉碎对工夫红茶物化特性的影响
工夫红茶
超微粉碎
粉体特性
化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温蒸煮结合湿法超微粉碎对豆渣物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产品加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温蒸煮 湿法超微粉碎 豆渣物性 研究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明武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115 611 14.0 18.0
2 张蓓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4 8 1.0 2.0
3 宋淼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9 4 1.0 2.0
4 张园园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9 0 0.0 0.0
5 刘雅馨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0 0.0 0.0
6 谢珍珍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0 0.0 0.0
7 袁铭泽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0 0.0 0.0
8 侯欣雨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温蒸煮
湿法超微粉碎
豆渣物性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产品加工
半月刊
1671-9646
14-1310/S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59号
22-121 22-1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1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