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杏鲍菇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4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83%。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杏鲍菇黄酮的精制工艺,在上样质量浓度20 mg/mL,上样量0.8 BV,洗脱质量分数80%,洗脱量5 BV的条件下精制效果最好,此条件下测得杏鲍菇黄酮含量为36.07%。对精制前后的杏鲍菇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精制后的杏鲍菇黄酮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作用。
推荐文章
红景天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红景天
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葵花籽粕
黄酮
提取
超声辅助
抗氧化活性
黑枸杞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黑枸杞
黄酮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杏鲍菇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农产品加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杏鲍菇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
年,卷(期) 2020,(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0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振元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187 9.0 11.0
2 王丹阳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3 代姝函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王萱萱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5 谢贝昱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杏鲍菇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产品加工
半月刊
1671-9646
14-1310/S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59号
22-121 22-1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1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