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小麦面粉中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三种镰刀菌毒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检测的方法.小麦样品中的毒素提取液经Mycosep(R)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以反相C18柱为色谱柱,甲醇、0.1%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电离后质谱检测.该方法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溶液的提取离子峰面积与标品浓度分别在3~4 500ng/mL、8~50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实验中三种毒素平均回收率在70.9%~93.7%之间,检出限分别为5、10、12ng/g,RSD均小于10%,具有很好的精密度.
推荐文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青贮玉米中9种真菌毒素
青贮玉米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的毒素化学型及SCAR类型分析
禾谷镰刀菌
毒素化学型
3-AcDON
15-AcDON
NIV
SCAR
QuEChERS-液质联用检测四种水果中的多菌灵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
多菌灵
QuEChERS
农药残留
CE-ECL法同时测定复方磷酸可待因中三种成分的方法学研究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磷酸可待因
马来酸溴苯那敏
盐酸麻黄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质联用同时检测小麦中三种镰刀菌毒素
来源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小麦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烯醇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标准与检测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0174.2006.06.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春晖 15 246 10.0 15.0
2 刘邻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1182 20.0 30.0
3 梁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8 10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28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5(3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6(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7(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20(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相色谱-质谱
小麦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烯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粮油学报
月刊
1003-0174
11-2864/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