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并计算了在发酵中后期L-亮氨酸等代谢物的胞外浓度和积累(或消耗)的速率.应用代谢流分析方法,通过MATLAB软件线性规划得到发酵中后期胞内代谢流分布及L-亮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结果表明,在L-亮氨酸分批发酵过程中,有98.73%的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仅1.27%进入HMP途径,55.10%的碳架进入TCA循环,25.21%用于合成L-亮氨酸.实验测定的合成L-,亮氨酸的代谢流远低于理想代谢流(66.67).根据代谢流分析结论,文中通过优化发酵过程控制如流加方式、溶氧水平等方面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控制TCA循环代谢流,从而提高L-亮氨酸的产率.实验采用脉冲补料方式,控制溶氧浓度在20%左右,L-亮氨酸最高产酸达到38g/L.
推荐文章
黄色短杆菌 ilvN 基因定点突变和 ilvBN、ilvC 串联表达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
L-缬氨酸
定点突变
乙酰羟酸合成酶
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
共表达
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L-谷氨酸发酵过程优化
L-谷氨酸
代谢流分析
线性规划
黄色短杆菌
L-色氨酸发酵条件优化分析
L-色氨酸
发酵条件
发酵工艺
接种量
L-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L-亮氨酸
复合诱变
利福平抗性
变温控制,补料分批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代谢流量分析的黄色短杆菌TK0303合成L-厂亮氨酸发酵过程的优化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亮氨酸 代谢流分析 线性规划 黄色短杆菌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0X.2007.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宁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29 1535 18.0 25.0
2 徐庆阳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28 690 13.0 19.0
3 刘辉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9 134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亮氨酸
代谢流分析
线性规划
黄色短杆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