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给出了超薄栅MOS结构中直接隧穿弛豫谱(DTRS)技术的细节描述,同时在超薄栅氧化层(<3nm)中给出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该技术,超薄栅氧化层中明显的双峰现象被发现,这意味着在栅氧化层退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陷阱.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直接隧穿应力下超薄栅氧化层(<3nm)中的界面/氧化层陷阱的密度以及俘获截面小于FN 应力下厚氧化层(>4nm)中界面/氧化层陷阱的密度和俘获截面,同时发现超薄氧化层中氧化层陷阱的矩心更靠近阳极界面.
推荐文章
超薄栅MOS结构恒压应力下的直接隧穿弛豫谱
直接隧穿
超薄栅氧化层
陷阱参数
可靠性
粗糙界面对超薄栅MOS结构的直接隧穿电流的影响
粗糙度
直接隧穿
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MOS器件单粒子栅穿效应的PSPICE模拟
功率MOS器件
单粒子栅穿
PSPICE电路模拟
直接隧穿应力下超薄栅氧MOS器件退化
阈值电压
界面陷阱
直接隧穿
应力感应漏电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直接隧穿弛豫谱技术对超薄栅MOS结构中栅缺陷的研究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隧穿 MOS器件 比例差分算符
年,卷(期) 20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6-115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386
字数 1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2.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宗亮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8 12 2.0 2.0
2 谭长华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48 99 5.0 7.0
3 许铭真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52 102 5.0 7.0
4 杨国勇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18 93 6.0 9.0
5 段小蓉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9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穿
MOS器件
比例差分算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