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仿人机器人在外形和智能化水平上越来越像人类,其'仿人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技术方面,仿人性源于和服务于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目的;在社交意义上,仿人性有利于人机互动,便于提供社会服务;在文化意义上,仿人性反映了设计师及其社会环境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在法律意义上,仿人性引发了赋予机器人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学构想和法律行动。仿人性使得机器人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应注意其潜在的法律与伦理风险。
推荐文章
国外仿人机器人发展概况
仿人机器人
双足步行
自由度
传感器
视觉
国外仿人机器人发展概况
仿人机器人
双足步行
自由度
传感器
视觉
仿人机器人柔性腰部机构研究
仿人机器人
柔性
仿人机器人柔性腰部机构研究
仿人机器人
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仿人机器人的仿人性及其多维意义
来源期刊 智能机器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仿人机器人 人机互动 机器人文化 恐怖谷 法律风险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2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体正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16 66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智能
仿人机器人
人机互动
机器人文化
恐怖谷
法律风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能机器人
双月刊
1816-0654
大16开
深圳南山区科苑路中国地质大学产学研基地A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4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4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