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药食资源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保护作用被日益关注.发酵期18个月的陈窖豆豉粑类黑精的不同组分,经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粗提物(DCBM)及其S-8树脂粗分组分(DCBM-W和DCBM-E)均显示出一定的抗亚油酸氧化能力,样品浓度为100μg/mL时,活性强于VC,低于BHT,其中DCBM-E可达BHT的1/2,并且DCBM-E经ODS-AQ反相C18柱分离后,其还原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虽不及BHT或VC,但组分间差异较大,进一步分离纯化可望筛选到抗氧化活性极强的化合物.
推荐文章
陈窖豆豉粑类黑精提取及骨架肽段氨基酸组成分析
陈窖豆豉粑
类黑精
提取分离
氨基酸组成
Maillard反应
曲霉型豆豉类黑精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曲霉型豆豉类黑精
清除活性
还原能力
抗氧化活性
陈窖豆豉粑益酵菌株筛选
陈窖豆豉粑
益酵菌株
筛选
陈窖豆豉粑传统工艺剖析及优势菌群鉴定
陈窖豆豉粑
传统工艺
优势菌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陈窖豆豉粑类黑精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陈窖豆豉粑 类黑精 体外抗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抗氧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6
字数 40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0X.2006.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霄霖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149 3546 35.0 49.0
2 秦礼康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84 726 15.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陈窖豆豉粑
类黑精
体外抗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