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提出双栅双应变沟道全耗尽SOl MOSFET新结构的基础上,模拟了沟道长度为25nm时基于新结构的CMOS瞬态特性.结果表明,单栅工作模式下,传统应变SiGe(或应变Si)器件的CMOS电路只能实现上升(或下降)时间的改善,而基于新结构的CMOS电路能同时实现上升和下降时间的缩短;双栅模式下,CMOS电路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较单栅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改善,电路性能得以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双栅双应变沟道全耗尽SOI MOSFETs的特性分析
双栅
双应变沟道
短沟道效应
TiN栅薄膜全耗尽SOI CMOS器件
FDSOI
CMOS
中间禁带功函数
TiN
全耗尽CMOS/SOI工艺
全耗尽CMOS/SOI工艺
氮化H2-O2合成薄栅氧
双栅
注Ge硅化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栅双应变沟道全耗尽SOI CMOS的瞬态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栅 双应变沟道 CMOS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6-15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02
字数 3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8.08.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勇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189 1184 15.0 26.0
2 刘静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58 261 8.0 14.0
3 杨媛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92 559 12.0 19.0
4 孙立伟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栅
双应变沟道
CMO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