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响应面法对毕赤酵母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3个主要因素,即麸皮水解液浓度、酵母水解液浓度和甲醇添加量.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麸皮水解液402.5g/L、酵母水解液49.9g/L和甲醇添加量为28.1mL/L时,木聚糖酶最大理论酶活为6566.79U/mL.经3次试验验证,实际平均酶活与预测酶活相近,比优化前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了23.7%.
推荐文章
耐热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中心复合法优化
耐热木聚糖酶
发酵培养基
P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法优化林可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设计法
林可霉素
林肯链霉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红霉素发酵培养基
红色糖多孢菌
响应面法
优化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木糖产衣康酸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优化
土曲霉
木糖
衣康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响应面法优化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酿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 发酵优化 木聚糖酶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分类号 TQ920.6
字数 2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5071.2010.08.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红贵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85 982 15.0 27.0
2 赵宗松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4 72 3.0 4.0
3 吴启赐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10 107 5.0 10.0
4 石楠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8 68 4.0 8.0
5 武振军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6 55 4.0 6.0
6 单咸旸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6 6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响应面分析
发酵优化
木聚糖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酿造
月刊
0254-5071
11-1818/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12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36
总下载数(次)
44
总被引数(次)
58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