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6年引进芡欧鼠尾草作为新种质,组培脱毒后收种,通过连续3年的引种驯化,芡欧鼠尾草在湖南地区能顺利完成其生育期.为了解引种对其种子和营养器官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的影响,对芡欧鼠尾草原种种子、引种第1代种子、引种第2代种子及各生长期茎叶干物质中脂肪酸按GB/T 17377-1998标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引种到我国的芡欧鼠尾草种子中亚麻酸含量高达195.39g/kg,占总脂质的60%以上,与原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绿色食品原料;检测还发现其茎叶干物质中含亚麻酸达6.38g/kg,即该品种还可开发为新型动物饲料,以获得富含DHA的动物制品.
推荐文章
不同温度对芡欧鼠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芡欧鼠尾草
不同温度
发芽率
不同品种
广东省布鲁氏菌菌株脂肪酸成分分析
布鲁氏菌
脂肪酸
分析
水栉霉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分析
水栉霉
营养成分
饲料添加剂
粘毛鼠尾草种子油脂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
粘毛鼠尾草
含油量
生物柴油
脂肪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芡欧鼠尾草脂肪酸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芡欧鼠尾草 脂肪酸 DHA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标准与检测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8
页数 分类号 Q547
字数 2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自力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01 2469 24.0 40.0
2 艾辛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47 453 14.0 19.0
3 陈智勇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59 550 13.0 19.0
4 王红权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43 410 11.0 18.0
5 胡忠红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25 59 5.0 7.0
6 谭昕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芡欧鼠尾草
脂肪酸
DH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粮油学报
月刊
1003-0174
11-2864/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