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醋浸干燥加工对鲜蚕豆和蚕豆种子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SPME萃取技术和GC/MS技术分析鉴定鲜蚕豆、醋鲜蚕豆脆粒、蚕豆种子、醋蚕豆种子脆粒中的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经过醋浸干燥加工处理,鲜蚕豆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醇类、醛类、酮类化合物变化较大,蚕豆种子中醇类、醛类、杂环类化合物变化较大.醋鲜蚕豆脆粒的主要风味化合物是1-辛烯-3-酮、3-甲基丁醛、壬醛、已醛、苯乙醛、双戊烯、d-柠檬烯、2-戊基呋喃,醋蚕豆种子脆粒的主要风味化合物为3-甲基丁醛、己醛、苯乙醛、2-戊基呋喃,赋予了醋浸干燥加工产品的特有风味.
推荐文章
醋浸蚕豆主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蚕豆
醋浸
风味化合物
醋浸和干燥对大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大蒜
醋浸
干燥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不同加工方式茶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聚类分析
物理压榨茶籽油
精炼茶籽油
溶剂浸提茶籽油
挥发性风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不同干燥方式对慈姑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
慈姑
干燥方式
风味成分
气质联用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醋浸干燥加工对不同蚕豆原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关键词 蚕豆 醋浸 干燥 风味化合物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与科研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5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春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53 1686 23.0 33.0
2 王海鸥 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60 14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32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蚕豆
醋浸
干燥
风味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