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嗜热链球菌AR333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产量.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脱脂乳粉15%(w/v)、半乳糖1% (w/v)、大豆蛋白胨0.5% (w/v)、磷酸氢二钾0.1% (w/v).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40℃,初始pH6.5,发酵时间16 h.优化后嗜热链球菌AR333的EPS产量可达256.97mg/L,比优化前的产量提高了3.6倍.
推荐文章
粘性嗜热链球菌ST-1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响应面分析
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生物合成
提取
嗜热链球菌ST1发酵特性及其产胞外多糖构成分析
嗜热链球菌ST1
发酵特性
胞外多糖
多糖构成
一株西藏灵菇嗜热链球菌产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流变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嗜热链球菌产多糖条件的优化
来源期刊 工业微生物 学科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优化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678.2016.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47 101 6.0 8.0
2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64 124 7.0 8.0
3 王光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39 102 6.0 8.0
4 熊智强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24 45 4.0 6.0
5 张汇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25 36 3.0 4.0
6 任玮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嗜热链球菌
胞外多糖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微生物
双月刊
1001-6678
31-1438/Q
16开
上海桂平路353号
4-596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1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