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氰酸铁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检测脂质的氧化进程,研究欧李红色素在用大豆磷脂脂质体模拟非均相生物体系和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稳定的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模拟非均相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考查其与VC或VE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0.001 6、0.004、0.008 mg/mL和在葵花油乳状液中0.02、0.05、0.10 mg/mL的欧李红色素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考察欧李红色素与VC或VE的协同作用时发现,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0.001 6 mg/mL VC或VE以及在葵花油乳状液中0.02 mg/mL VC或VE的加入,均使复合抗氧化剂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
推荐文章
高梁红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高梁红色素
自由基
抗氧化
欧李红色素的性质和应用
欧李红色素
稳定性
抗氧化性
应用
辣椒籽的超临界提取物对辣椒红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辣椒籽提取物
辣椒红色素
抗氧化作用
超临界CO2萃取
楮实子红色素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楮实子红色素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自由基
丙二醛
体外抗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欧李红色素在复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欧李红色素 脂质氧化 抗氧化 协同作用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与科研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6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7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5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文磊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7 805 14.0 27.0
2 张彩凤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37 167 7.0 12.0
3 左玉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27 294 9.0 17.0
4 冯丽霞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17 39 4.0 5.0
5 朱瑞涛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17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欧李红色素
脂质氧化
抗氧化
协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