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了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联用的乙醇发酵工艺.结果表明,ρ(酸性蛋白酶)与ρ(纤维素酶)交互作用P值为0.082>0.05,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当ρ(酸性蛋白酶)处于低水平,ρ(纤维素酶)大于2 FPU/g固体原料时,乙醇浓度升高显著;当ρ(纤维素酶)处于低水平,ρ(酸性蛋白酶)大于6 U/g固体原料时,乙醇浓度升高显著.数学模型R2为91.86%,P=0.001<0.05,模型显著,可以用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
推荐文章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
纤维素酶
降解
粗纤维素酶液对微晶纤维素酶解的影响因素
纤维素酶
微晶纤维素
表面活性剂
生物催化
生物质
纤维素酶结合碱性蛋白酶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的工艺优化
大豆油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冷榨
出油率
废新闻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介体协同脱墨作用
废新闻纸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介体
脱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玉米燃料 乙醇生产中的联合应用
来源期刊 酿酒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燃料乙醇 酸性蛋白酶 纤维素酶 中心组合 响应面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62.2|TS261.4|Q814
字数 36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46/j.njkj.20183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料乙醇
酸性蛋白酶
纤维素酶
中心组合
响应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酿酒科技
月刊
1001-9286
52-1051/TS
大16开
贵阳市沙中路58号
66-2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51
总下载数(次)
62
总被引数(次)
458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