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黑毛茶为原料,在茯砖茶常规加工工艺的第二次汽蒸后接种冠突散囊菌纯菌种发酵剂,进行发花试验,分析主要功效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人工接种的茶砖发花提前4~6d.发花第4天至成品,人工接种茶砖的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分别下降了43.79%、14.11%、32.32%、57.03%和27.70%,茶褐素含量增加了32.88%,茶多糖和茶色素含量与冠突散囊菌的增长呈正相关变化,冠突散囊菌发花越多,功效成分变化越大,砖茶品质越好.
推荐文章
冠突散囊菌对茯砖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冠突散囊菌
发花
功效成分
冠突散囊菌接种发酵茯砖茶的初步研究
冠突散囊菌
茯砖茶
发酵
孢子计数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茯砖茶加工过程品质变化
茯砖茶
发花
品质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茯砖茶人工接种发酵过程主要功效成分的变化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关键词 茯砖茶 人工接种 发花 功效成分 变化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生产与科研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61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俊哲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84 903 15.0 26.0
2 刘凯利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 16 3.0 4.0
3 黄亚亚 5 28 4.0 5.0
4 胡歆 5 23 3.0 4.0
5 邓永亮 2 6 1.0 2.0
6 刘文军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茯砖茶
人工接种
发花
功效成分
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