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优化烟熏鲟鱼片的生产工艺,并对其微生物、理化及风味物质进行分析。从烟熏温度(70~100℃)、烟熏时间(15~60 min)和干燥时间(15~60 min)对烟熏鲟鱼片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烟熏温度为85℃,烟熏时间为22 min,干燥时间为22 min时,产品感官评分最高。微生物及理化指标(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盐分、pH值、挥发性盐基氮、苯并芘、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结果显示:鲟鱼片烟熏后总菌数及大肠菌群显著减少,致病菌未检出;同时水分含量减少而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增加;产品苯并芘含量为0.24μg/kg;鲟鱼片中风味物质由烟熏前39种增加到烟熏后60种,酚类物质增加最为明显,由烟熏前1种(0.89%)增加到烟熏后9种(12.90%)。
推荐文章
液熏鲟鱼片生产工艺优化与品质影响分析
鲟鱼
液熏
风味物质
工艺优化
超声波辅助腌制鲟鱼片的工艺优化研究
超声波
腌制
鲟鱼片
工艺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熏制罗非鱼片的风味成分
罗非鱼片
液熏
烟熏
气相色谱-质谱法
风味成分
肉制品烟熏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烟熏肉制品
挥发性风味物质
形成途径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鲟鱼片烟熏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
来源期刊 肉类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鲟鱼 烟熏 风味物质 加工工艺 苯并芘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4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22/j.cnki.rlyj.2016.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长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05 1755 27.0 37.0
2 李平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90 2380 26.0 39.0
3 桂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7 71 5.0 7.0
5 林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3 17 3.0 3.0
8 王顺 11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鲟鱼
烟熏
风味物质
加工工艺
苯并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肉类研究
月刊
1001-8123
11-2682/TS
16开
北京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6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