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本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YC-1原位萃取发酵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桑黄总三萜产量及生物量.单因素实验表明,在原位萃取发酵系统中,大豆油对桑黄YC-1生物量和总三萜的合成促进效果最好.淀粉类复杂碳源和有机氮源酵母粉能够显著促进桑黄YC-1生物量和总三萜的积累,而微量元素对桑黄YC-1的发酵影响较小.响应面综合优化表明,所选因素对桑黄发酵均具有显著影响,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原位萃取剂大豆油的添加量为20%(v/v),青稞粉52g/L,酵母粉8g/L,玉米浆4g/L,MgSO4·7H2O 0.5g/L,NaH2PO4 0.5g/L,pH自然.在此条件下,桑黄总三萜产量达到14.09±0.12g/L,约为优化前三萜产量的3倍.桑黄菌体量达到47.84±1.05g/L.利用适宜的溶剂建立原位萃取发酵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桑黄活性成分及生物量,实现活性成分的合成与萃取浓缩的同步进行,为后续桑黄液态发酵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菌BJX12-URA5产尿苷酸的发酵条件研究
尿嘧啶核苷酸
响应面法
重组菌
发酵优化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地参总三萜酸纯化工艺
地参
总三萜酸
大孔树脂
纯化工艺
响应面法
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酶产生菌Mitsuariasp.K1的产酶发酵条件
壳聚糖酶
Mitsuaria sp.K1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工艺研究
乳酸菌
发酵
发芽黑米
饮料
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响应面法优化提高桑黄YC-1菌发酵法生产总三萜产率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科技 学科
关键词 桑黄 三萜化合物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分析法 原位萃取发酵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9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21.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桑黄
三萜化合物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分析法
原位萃取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科技
双月刊
1674-506X
51-1713/TS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杨柳东路中段98号
62-247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