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庚烷-正辛醇和氯化钾缓冲溶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从大蒜粉中提取蒜氨酸,考察了CTAB浓度、萃取时间、KCl浓度、温度、缓冲溶液p H 值、蒜粉加入量对蒜氨酸前萃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前萃最佳工艺条件:CTAB 浓度0.07 mol/L,缓冲溶液pH 7.0,KCl浓度0.3 mol/L,萃取时间30 min,加入蒜粉含量0.5 g/30 mL,温度4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蒜氨酸前萃提取率达到1.62%。
推荐文章
酶解辅助反胶束法萃取小麦胚芽蛋白前萃工艺的优化
酶解
反胶束
小麦胚芽蛋白
响应面
岭嵴分析
反胶束萃取文冠果种仁蛋白的前萃动力学研究
文冠果种仁蛋白
反胶束萃取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胶束法萃取蒜氨酸前萃H艺的优化
来源期刊 中国调味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反胶束 蒜氨酸 前萃 正交实验 优化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2.3
字数 3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73.2016.07.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艳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48 5.0 5.0
2 崔波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7 108 6.0 8.0
3 檀琮萍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28 4.0 4.0
4 卢艳敏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16 2.0 3.0
5 于瑞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胶束
蒜氨酸
前萃
正交实验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调味品
月刊
1000-9973
23-1299/TS
大16开
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南京路东6号
14-1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0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