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全豆豆浆代替水和面进而制作全豆油条,并将其与普通油条在感官性状和营养价值2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在感官性状方面,全豆油条在黏性和食味方面显著优于普通油条(p<0.01),在色泽、表观状态、组织结构和弹韧性方面也不逊色于普通油条(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全豆油条中蛋白质、总膳食纤维、钙、铁、钾、维生素B2和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均高于普通油条,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普通油条;在蛋白质质量方面,全豆油条中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提升86.46%.因此,与普通油条相比,全豆油条具有更好的色泽口感、更高的营养价值,更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要求,并具有一定市场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煎炸米糠油营养成分及煎炸油条品质分析
煎炸米糠油
营养成分
品质
羰基值
谷维素
植物甾醇
维生素E
绿竹笋形态性状与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分析
植物学
绿竹笋
形态性状
营养成分
产地差异
不同锥栗无性系果实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锥栗
无性系
果实
营养成分
聚类分析
全豆豆浆与传统豆浆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对比
全豆豆浆
胶体磨
感官评价
营养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豆油条与普通油条的感官性状与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全豆油条 普通油条 感官性状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分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营养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6-3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中兴 34 100 3.0 10.0
2 李胜利 14 26 3.0 4.0
3 李彦国 11 24 3.0 4.0
4 许蕊 9 6 1.0 2.0
5 周媛 8 14 1.0 3.0
6 张彤 5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豆油条
普通油条
感官性状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
月刊
1004-471X
31-1532/TS
大16开
上海市肇嘉浜路376号轻工大厦10楼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89
总下载数(次)
52
总被引数(次)
39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