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食品科学

Food Science
曾用名: 国外食品技术(1980-1982)

CACSCDEIJSTCSTPCD

影响因子 1.8255
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 更多
主办单位: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期刊荣誉:
原商业部重大成果三等奖(86)  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3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ISSN:
1002-6630
CN:
11-2206/TS
出版周期:
半月刊
邮编:
100050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周建新 杨国峰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593-596
    摘要: 本文分析了微波杀菌技术的作用机理,对该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食品微波杀菌中微波装置的选用、工艺确定、包装对杀菌的影响以及温度分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作者: 唐卫霞 张秀齐 朱宏莉 杨彬彬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596-600
    摘要: 果蔬的保鲜和加工对果蔬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已逐步成为我国农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与国际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蔬的保鲜加工业现状果蔬的主要保鲜...
  • 作者: 惠伯棣 李京 胡雅馨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00-603
    摘要: 本文根据已有的相关信息及作者实验室对蓝莓果实中花青素的分离结果,对蓝莓果实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花青素--的部分研究结果作了论述.
  • 作者: 周婉君 岑剑伟 李来好 杨贤庆 石红 郝淑贤 陈胜军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04-608
    摘要: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新型气体发色剂在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性研究较少.本文简述一氧化碳发色历史、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分析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对产品色泽、微生物与及对食品质量的影...
  • 作者: 吕丽爽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08-612
    摘要: 本文概述了何首乌中四羟基二苯乙烯葡萄糖苷的研究现状,包括其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提取工艺、分析检测方法等.
  • 作者: 张蓓蓓 李江华 赵苏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13-616
    摘要: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出台,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已经日臻完善,并在控制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法律缺乏相关的配套法规、法律的更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
  • 作者: 刘小翠 李云波 赵思明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16-619
    摘要: 生米发酵食品是一种重要的米制品种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阐述了几种生米发酵食品的特点及大米在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及发酵对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大米中的...
  • 作者: 刘凤兰 贾蕊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20-622
    摘要: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倍受现代人青睐.本文分析了山西省开发小杂粮产业的优势,并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对策.
  • 作者: 何青 杨艳萍 许朝飞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23-625
    摘要: 提高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控制微生物污染,除原料种类、制曲和发酵工艺外,关键在于工艺过程中的淋油方式、淋油温度、淋油时间及其酱油的消毒方式、消毒温度和消毒时间.将高位酱坯80℃水温直冲式淋油...
  • 作者: 张菊 林倩 王晓芳 罗新兵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26-629
    摘要: 本方介绍了食品级过氧化氢的应用、现状及生产技术,简述了食品级过氧化氢中各种杂质的来源、危害及其脱除杂质的常用净化方法,并对精馏、吸附、树脂交换、重结晶、超临界萃取以及膜分离等各种净化技术的优...
  • 作者: 张蓓蓓 李江华 赵苏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30-635
    摘要: 农产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际贸易中也因此正在形成一道坚固的新型"安全壁垒".随着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我国农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显现的越来越突出,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 作者: 任发政 刘美玉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36-640
    摘要: 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寻找新的降血糖功能因子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降血糖功能因子的种类(包括天然产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并阐述了它们降血糖活性的作用机制,以及动物和临床的实验...
  • 作者: 庞广昌 杨静静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41-644
    摘要: 人们对乳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对母乳中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认识的逐渐加深,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活性物质不仅可以保护婴儿免受病原菌感染,而且还可以促进婴儿发育并调节婴儿的免疫系统.母乳是母亲的...
  • 作者: 严旭斌 吴忠会 李宏高 白文涛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45-648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枣不同处理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确定出制备枣汁的最佳工艺;用正交试验设计出合理的发酵工艺条件;红枣醋经品尝、勾调出富含营养成分、具有预防感冒、消除疲劳、醒酒、降脂等保健功能的饮料.
  • 作者: 张敏 郭顺堂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49-652
    摘要: 研究添加大豆糖蜜作为促进剂对酸奶产品感官品质和pH值的影响,初步探讨大豆糖蜜在双歧保健酸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100m1的纯鲜奶中选择发酵剂添加量为7ml,蔗糖添加量为5~7g,大豆糖...
  • 作者: 张玲 韩珍琼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52-655
    摘要: 将新鲜玉米籽粒加水打浆,经蒸煮糊化、液化、糖化得玉米糖液,再经稀释定型后接种啤酒酵母发酵,最后用玉米香精及甜味剂进行调配,制成一种发酵型的低酒精度玉米汁饮料.研究表明:打浆料水比1:1;煮沸...
  • 作者: 刘晓明 尹恒 肖玫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56-661
    摘要: 以酸枣、百合、莲肉、淮小麦、甘草为主要原料,加以柠檬酸、蜂蜜等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有保健功能的水果香型饮料.本文对酸枣、百合、莲肉、淮小麦、甘草复合安神保健混合汁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技术关...
  • 作者: 张克梅 李荣泽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61-664
    摘要: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出以生姜提取浓缩液和金银花提取浓缩液、白砂糖、葡萄糖、明胶、黄原胶、琼脂等为原料,复合软糖的最佳组合配方,得到了半透明、富有光泽、组织柔软、酸甜适度、口感细腻、风味独特...
  • 作者: 文连奎 林柯 王丽 王志同 谢春阳 都凤华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64-667
    摘要: 本文对轮叶党参低盐制品进行了研究,根据影响制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烫漂采用100℃、3~5min;保脆采用0.1%~0.15%CaCl2溶液浸泡24h;杀菌采用900W、2...
  • 作者: 胡道静 董建辉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68-672
    摘要: 影响酸牛乳质量的因素很多,涵盖了从原料、菌种、加工直至消费前贮存运输整个过程,本论文主要研究酸乳加工过程(包括热处理、均质、管道输送和贮存等因素),从酸乳感官(外观、口感、粘度)和保质期(可...
  • 作者: 姜万娇 张彧 张静 李杰 高云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0期
    页码:  673-676
    摘要: 对营养型黑甜玉米酸奶冰淇淋进行了配方设计研究,用黑甜玉米油代替脂肪,用黑甜玉米酸奶强化营养,研制出一种新型保健冰淇淋.并通过一系列正交试验确定冰淇淋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和黑甜玉米酸奶冰淇淋的...
  • 作者: 张政 李玉英 王转花 蔡桂红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31-34
    摘要: 为了确定苦荞过敏原TBa(tartary buckwheat allergen)的抗原表位及进一步了解荞麦过敏反应机制,本实验以苦荞过敏原TBa cDN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苦荞过敏原...
  • 作者: 袁永利 邹奇波 黄卫宁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35-40
    摘要: 应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食品添加剂硬脂酰-2-乳酸钠(SSL)、刺槐豆胶(LBG)、葡萄糖氧化酶(GOD)、木聚糖酶(XY)及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GOD+XY)复合对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以及...
  • 作者: 李雪枝 郑铁松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41-44
    摘要: 采用质构仪对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日本"明宝"草莓的质构特性进行研究,1-MCP浓度分别采用0、0.25、0.5和0.9μl/L.结果表明,在对照组中,草莓果实的硬度、僵...
  • 作者: 李寿崧 杨婕 江树勋 邵碧英 郭立新 陈文炳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45-48
    摘要: 以迟钝爱德华氏菌Et、XA、EA分离株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菌毛亚基(FimA)基因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Et、XA、EA ...
  • 作者: 姚亚平 曹炜 李钰金 田呈瑞 陈卫军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49-52
    摘要: 本文以苦荞和甜荞籽粒的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提取物中总酚酸含量的基础上,利用体外法研究了荞麦提取物的还原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作者: 凌沛学 张玉华 籍保平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53-57
    摘要: 根据长双歧杆菌存活率、产酸力、形态、生长曲线和β-D-半乳糖苷酶泄漏率,研究了海藻糖、乳糖、蔗糖、透明质酸、海藻糖和透明质酸组合物以及脱脂乳粉对长双歧杆菌的保护作用.在长双歧杆菌冷冻干燥和高...
  • 作者: 潘思轶 王大红 程建斌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57-59
    摘要: 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了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的粒径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亚微米β-胡萝卜素乳状液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其粒径范围在0.0507~0.3393μm之间,平均粒径0.1...
  • 作者: 任发政 刘魏 张恒涛 蔡华伟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60-63
    摘要: 本文以淀粉酶、淀粉和碘为原料,制作监测食品质量的时间-温度指示卡.通过试验确定了制作工艺参数.最终制作出的指示卡颜色变化明显,可以用于食品质量监测.
  • 作者: 李先玉 邹奇波 黄卫宁
    刊名: 食品科学
    发表期刊: 2006年11期
    页码:  63-71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F3肖邦流变发酵仪研究了海藻糖、起酥油、食盐、面团温度和乳酸对冷冻甜面团的发酵特性(Hm、Hm′、CO2产气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起酥油和海藻糖对Hm′和CO2产气量的影响效...

食品科学基本信息

刊名 食品科学 主编 孙勇
曾用名 国外食品技术(1980-1982)
主办单位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
出版周期 半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2-6630 CN 11-2206/TS
邮编 100050 电子邮箱 chnfood@chnfood.cn
电话 010-83155446/47/48/49/50 网址 www.chnfood.cn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原商业部重大成果三等奖(86)
2. 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3. 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3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食品科学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