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摇瓶补料分批发酵方式下对γ-多聚谷氨酸产量影响的研究,最终确定了玉米糖化液、蛋白胨和前体物谷氨酸钠的最优初始浓度和最优补料方式,食用味精作为前体物.实验结果显示了,最优初始玉米糖化液浓度为20g/L,最优初始蛋白胨浓度为3 g/L,最优初始前体物谷氨酸钠0 g/L.进行全组分补料使γ-多聚谷氨酸产量达到76.56 g/L.
推荐文章
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谷氨酸棒杆菌
生物絮凝剂
分批发酵
动力学
补料分批发酵提高耐高温α-淀粉酶发酵活力的研究
耐高温α-淀粉酶
分批发酵
补料分批发酵
酶活力
培养基
补料分批发酵过程控制系统研究
补料分批发酵
温度控制
溶解氧控制
PH值控制
模糊控制
谷氨酸发酵中分批补料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谷氨酸发酵
分批补料
人工神经网络
CC1100
数据传输
设备驱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γ-多聚谷氨酸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γ-PGA 补料分批发酵 优化发酵条件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5,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920.6
字数 32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09.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金钟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57 401 11.0 16.0
2 党建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γ-PGA
补料分批发酵
优化发酵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科技
双月刊
1674-506X
51-1713/TS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杨柳东路中段98号
62-247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